魏亦勤 研究员 宁夏农科院
- 2011年我国小麦生产克服战胜了大范围的冬春干旱灾害,主产大省小麦又获丰收,目前全国小麦自南到北收割(全国冬小麦有可能实现连续8年增产和丰收)。 
- 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,投入增加推广良种,统一供种率和覆盖率提高; 
- 已基本实现机械化,可保证及时播种、收割。 
- 营养生长阶段: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主要时期。 
-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:决定穗粒数主要时期。 
- 生殖生长阶段:从抽穗到籽粒灌浆成熟,是决定粒重的时期。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。 
- 白粉病—发病早、宜早防;三唑(粉锈宁)也可兼治锈病 
- 赤霉病—阴雨天、低洼地易发;80%多菌灵粉剂50g、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-75g喷雾、扬花期 
- 病毒病(黄矮病和丛矮病) 
- 黄矮病以麦叉二蚜、丛矮病以灰飞虱传播 
- 主要有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,主要危害麦穗和籽粒,可造成严重减产。 防治措施:选用抗病品种。建立无病种子田。用粉锈宁按种子重量的0.3%有效成分拌种,或用12.5%特谱唑按种子量的0.3%~0.5%拌种,或50%苯来特按种子量0.1%~0.2%拌种,对防治两种病害均有效。 
- 麦蚜主要有麦长管蚜、黍蚜和麦二叉蚜。从苗期至穗期都有为害,以穗期为害对产量影响最大。苗期当蚜株率达40%~50%,平均每株有蚜4~5头时进行防治,穗期当有蚜穗率达15%~20%,每株平均有蚜10头以上时进行防治,可用25%蚜青宁50毫升/亩或25%快杀灵50毫升/亩,也可用40%氧化乐果50毫升/亩结合防治麦粘虫兑水50kg喷雾或兑水20kg弥雾。单防治麦蚜可选用50%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~8g或10%吡虫啉或蚜虱净10~20g兑水喷雾或弥雾。 
- 防治时间:一般在下午4点以后喷药为宜 
- 技术关键:摇准、狠以及大水量的喷洒,喷透喷匀。建议每桶用以下配方: 
- 1.神捕50ml+吨吡虫啉20ml+丙环唑10g 
- 2.劲彪50ml+啶虫咪30ml+晴菌唑20g 
- 3.速灭杀丁50ml+啶虫咪30ml+澳美加10g 
- 另少量加微肥或磷酸二氢钾以防治早衰 
- 高温--- 
- 热干风--- 
- 风速3.3、温度33、湿度33、 
- 今天(6月21日夏至)预告温度达33-35度! 
- 防治小麦青干逼熟!!! 
